丫頭俑上凡記{連載09}梁庭嘉
禿子被四目咬了之後被趕來的保全人員發現昏倒在血泊中,於是被送到醫院急診。醫生發現他除了右小腿神經斷裂之外,還染上一種稀有的病毒,於是緊急將他隔離治療。禿子醒來後,全副武裝的醫生站在他的床邊詢問:
「你被什麼咬了﹖」
「一隻野獸,不,一個魔鬼。」禿子兩眼發直。
「什麼野獸﹖在哪裡被咬﹖」
「地獄來的野獸。」
醫護人員面面相覷,護士輪翻勸慰禿子,卻始終無法讓神志不清的禿子把實情說出來。醫師說:
「根據我們的化驗報告,你身上染了一種古生物體內的屍毒,你到底遇上什麼了﹖」
禿子聽到這兒昏過去了。等他再度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右腿疼得很厲害,動彈不得,他很害怕自己被截肢了,怯生生地在被窩裡摸摸自己的右腿,心想:「喔,還好大腿還在,那麼小腿呢﹖」然而禿子最害怕的事還是發生了。醫生為了保住他的性命不得不在他昏迷時將右腿膝蓋以下的部分截肢了,禿子發現自己的小腿沒了,呼天搶地,越哭鬧越痛心。由於禿子始終不說他到底被什麼東西攻擊,引起醫院高度警覺,於是通報上級可能有復活的古代怪獸出沒,請有關單位進行病例追蹤。
禿子出事以後,整個骨董圈謠言四起,同業的朋友表面上藉機來探望他,實際上想刺探一些虛實,然後茶餘飯後聊個沒完,有的人猜想那個神秘的古生物是麒麟或饕餮,有的人則幸災樂禍禿子的收藏一夜歸零,從此再也不是地方上的頭號收藏家了,大家的排名可以各向前一名,皆大歡喜。
經過漫長又痛苦的復健,禿子的右腿戴上義肢出院了,每一個艱難的步伐都深深刺痛他的心,他的小腿沒了,三十二年辛苦收藏的心血也沒了,那些寶貝都是他的命啊! 他恨小丫,更恨死四目,不時對空怒吼四目是一隻雙頭怪,若再見到牠,非把牠劈碎不可。
禿子關在家裡消沉了大半年,除了佣人,沒有其他人進出他家,禿子的妻子早些年就過世了,兩人沒有子女,收藏骨董一直是他生活的絕大部份,他最擅長的就是俑的研究,他曾經是某縣博物館的研究員助理,曾參與該縣兩處遺址的探挖,親手將東漢以降的俑兒及其他陪葬物一一出土。還記得初次考古經驗帶給他一種說不出的神奇感受,一連失眠了兩天,他發現自己對俑兒有種奇異的情愫,有時候甚至有一種感應,一次在恍神中彷彿看到俑兒開眼,但是瞬間就過去了,從此他自信自己前世一定是個做俑兒的師傅,為此他還去拜訪一個能看見前世因果的通靈人,結果那個通靈人很肯定地說他前世是個做豆腐的小工,氣得他拂袖而去,罵人家是江湖術士,還把人家的招牌給踢翻。
憑著對俑兒的第六感,禿子早期在鄉野間向農民蒐購來的的確都是真寶貝,只不過當時手頭並不寬裕,只能掏到小東西,但是當他把小東西轉手賣給骨董店攢了一點本錢想要下手大件時,卻隱約感覺自己對俑兒的感應時起時滅,好幾次在農民家摸著俑兒,望著俑兒,卻一點兒都沒把握。他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只要有一點兒猶豫,寧肯縮手,就這樣一連幾次田野蒐寶之旅,他的收穫都很有限。那幾年,他的蒐藏量進展得很緩慢,但是他並不以為意,他的東西雖小,但是真品的比例很高,手頭緊時,可變賣個好價錢,骨董行當的人都知道他的東西多半是真品,可以接手,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禿子對俑兒的感應力已經越來越少了。禿子曾經上網找尋任何可以拯救感應力的辦法,但是感應力屬於特異功能,與磁場、頻率有關,當兩者對應到了,就有心電感應,這可以以科學儀器測出,卻無法靠外力給予或增生,它的出現與隱現沒有恆久性,喪失時只能悵然。為此,禿子的投資態度一直很保守,但求不重大失手,而不求暴富夢想,直到五年後的一件事衝擊了他。
那天禿子在家翻閱一本專業期刊,上面介紹了當期香港蘇富比的拍賣品,翻著翻著禿子大驚失色地看見一個他曾經在杏花村五里崗的某農民家見過的一個俑,出土地點正是五里崗,年代為隋開皇六年,如今被名為千秋萬歲俑,那是一個人面鳥身的俑兒,側面造型呈U型,尾部衣裙朝上翹起,狀似鳥禽飛翔的姿態,兩隻細腿站在底座上,左面身體凹彎處有一點兒缺陷,但是整體有種鳳凰于飛的意象。當初這個俑兒讓禿子印象深刻,他大膽斷定它是唐以前的俑兒,因為它不是唐俑的風格,雌雄難辯,也不是正常的人形俑,雖然人面獸身的俑兒不少見,但是這個俑兒的形態優美,引人暇思。禿子以肉眼檢視之,雙手捧著它,認為它大概為真品,但是猶豫再三後還是放手了,只因為他對它缺了一點感應。
如今事實擺在眼前,似乎向禿子反應一件嚴峻的事,他的感應力失效了, 他已經變成一個肉身普通人,只能以經驗鑑定骨董,但這必須長期付出學費,否則就要擴充設備打造一個考古科學研究室,但是後者比前者還不實際,所以一般收藏家只能淌一條風險極高的河,冒著全部身家可能不保的風險繼續掏寶。即使如此,禿子還是在這條危險的河中掏了三十二年,如今密室還在,但是寶貝已經蕩然無存了,禿子對小丫與四目的仇恨真是無法形容。
但是說也奇怪,某日,禿子一覺醒來突然冒出一種念頭,他不打算逮到小丫與四目然後用一把榔頭把他們狠狠敲碎,相反地,而是要捉到他們然後好好利用。禿子認為小丫並非一個普通的侍女俑,她待在皇家貼身服侍唐代永泰公主一千多年,看過的好東西可多了,一定具有玉器、珠寶、銀器、陶器、瓷器...等的骨董鑑定能力,只要看到俑兒,勢必可以一眼認出那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論它是商代的奴隸俑、戰國的木俑,還是元代的色目俑,凡是冒牌貨肯定難逃她的法眼。禿子自擬一個對比,就像我們人類看機器人與真人,其差別一眼就能識別,但是換成動物來鑑定誰是機器人誰是真人,顯然會出差錯。
圖: 隋 千秋萬歲俑 安徽合肥杏花村五里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