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娃娃材質: 混凝紙漿(2) {古董娃娃研究手記/梁庭嘉}

1810 ~ 1852年間, 德國娃娃品牌 F.G. Volkmar 用混凝紙漿做了一款梳髮髻的娃娃頭, 也就是將髮髻的造型直接做在娃娃頭的模型上,漆上黑色頭髮, 這種娃娃頭到了1840年被廣泛應用, 接在很多娃娃身上, 並且是當今很多收藏者的最愛之一。 

但是十九世紀中葉,德國娃娃變樣了, 像小孩一樣有著一張胖嘟嘟的臉, 粗粗的脖子, 還有竹子製的牙齒和稀疏的頭髮, 身體是皮製的法國貨, 裡頭塞著木屑粉和稻草 。雖然如此, 就算此時娃娃頭已經進展到陶瓷時代, 市面上還是存在混凝紙漿製娃娃, 譬如以“娃娃身體和手臂用布縫合”聞名的品牌 Charles Motschmann,依然製作混凝紙漿娃娃, 甚至到二十世紀歐美還是看得到以混凝紙漿製作的新娃娃。 

1900~1925年間, Georgian 上蠟的娃娃一直在英國製造,她們普遍被認為是蠟製娃娃, 但其實她們的身體內部是混凝紙漿, 因為混凝紙漿日子久了有點突出變形, 導致形體不光滑, 而被看出其中成分。 但普遍來說, 十九世紀中葉後混凝紙漿在歐洲娃娃界的確不流行了, 然而在美國卻復活了。 德國娃娃工廠 Ludwig Greiner 遠渡重洋到美國費城設廠, 就生產了很多用紙、 白堊, 混著膠水並用亞麻強化做成的混凝紙漿娃娃


圖: 11" German, Papier-Mache, Milliner's Model Doll